混凝土议论文怎么写(写议论文格式)(3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:然后他讲,如果真有,让他把所有的罪过都加到我头上来吧,我绝不怨悔。多少现代人都不敢讲的话,韩愈能够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理直气壮地讲出来。 岂然后他讲,如果真有,让他把所有的罪过都加到我头上来吧,我绝不怨悔。多少现代人都不敢讲的话,韩愈能够在给皇帝的奏折中理直气壮地讲出来。
岂不盛哉!岂不快哉!佛如有灵,能作祸祟,凡有殃咎,宜加臣身,上天鉴临,臣不怨悔。
4、海瑞《治安疏》
这篇都不算政论文了……简直就是海瑞给嘉靖下的战书啊……
陛下则锐精未久,妄念牵之而去矣。反刚明而错用之,谓长生可得,而一意玄修。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,而侈兴土木。二十余年不视朝,纲纪驰矣。数行推广事例,名爵滥矣。二王不相见,人以为薄于父子。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,人以为薄于君臣。乐西苑而不返宫,人以为薄于夫妇。天下吏贪将弱,民不聊生,水旱靡时,盗贼滋炽。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,而未甚也。今赋役增常,万方则效。
陛下破产礼佛日甚,室如县罄,十余年来极矣。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:“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。”
即使这样,海瑞还嫌嘉靖听不懂——“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”。韩愈好歹还是委婉地骂,海瑞这真的就是指着鼻子骂了……这篇文章,上下五千年,也就海瑞一人敢写。
但这篇文章从议论文的谋篇布局和论述深浅来讲,我个人认为是比不上前面几篇的,胜在气势。
5、李斯《谏逐客书》《行督责书》《狱中上书》
李斯生于贫贱、崛起于阡陌,才华横溢,志向宏伟。他的成功,是靠着秦王政至高权势的信任;然而他的毁灭,也是因为他对至高权势的屈服。在受诛身死的最后关头,他对儿子感慨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”,触动了多少人的心。然而,他早年位极人臣时,那句“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,可谓富贵极矣。物极则衰,吾未知所税驾也!”,是否早已预知了自己的命途茫茫。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与发迹史,也是一个极臣的堕落史和灭亡史。一代名相,可敬,可恨,可怜,可叹。
《谏逐客书》开篇点题,“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矣。”然后李斯列举了秦国兴盛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客卿们,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讲,“客何负于秦哉”,接着又说“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,疏士而不用,是使国无富利之实,而秦无强大之名也。”直言逐客之害。
再然后,李斯列举了秦国对各诸侯国的物件美人来者不拒,却对六国客卿,“不问可否,不论曲直,非秦者去,为客者逐。”他毫不留情地批判“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,而所轻者在乎也。此非所以跨海内、制诸侯之术也。”
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李斯的文采真的是无话可说。
李斯一生的运气,在于他碰到了赏识他的一代英主秦王政。他的《谏逐客书》之所以伟大,不仅在于他写得多好,更在于被秦王采纳了,真正重视起来实施了。
而他的《行督责书》依旧文采斐然观点深刻,他的《狱中上书》依旧据理力争试图自保,却无奈,秦二世不是秦始皇,李斯的雄才大略也不能救他。
8、贾谊《治安策》《论积贮疏》
贾谊的《治安策》,文风和孟子、韩非包括荀子非常相似。这篇文章,指出当时西汉局势的症结——诸侯国蠢蠢欲动过于强大。贾谊在这里其实已经提出了非常可行的解决策略——“众建诸侯而少其力”,这也正是后来汉武帝推恩令的基本思想。他的思想不可谓不超前。
《论积贮疏》是贾谊23岁写的。“本”和“末”的矛盾,一直是封建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大议题。“重本抑末”也是这篇文章的根本。其实这里我个人持保留意见,战国时期其实各个诸侯国并不全都是重农抑商的,齐国临海,商业贸易就很发达。虽然汉初由于从事手工业会影响农业参与率,但之所以农业人口向手工业转移,正是因为手工业劳动边际收益要高于农业。“今法律贱商人,商人已富贵矣;尊农夫,农夫已贫贱矣。”这也是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。
贾谊到死的时候才33岁,斯人已逝,文章千古。
9、欧阳修《朋党论》
欧阳修的《朋党论》即便已经成为了千古名文,却依然没有阻止北宋党争的发展。庆历党争不过是开胃菜,之后王安石变法的新旧党争,才是真正动摇国之根本的大洗牌。朝堂之上人人站队,为了支持而支持,为了反对而反对。两边都站不上队的,比如苏轼,还是去广东吃荔枝、去海南看日出吧。
10、苏洵《六国论》
文章来源:《混凝土》 网址: http://www.hnt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2/2128.html